关于茶具的选配及变迁介绍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紫砂壶茶具 | 评论:0人 | 浏览:

  选配茶具,除了看它的使用性能外,茶具的艺术性、制作的精细与否,又是人们选择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如果是一位收藏家,那么,他对茶具艺术的追求,更胜过对茶具实用性的要求。本文由佳缘茶叶铁观音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因茶制宜:古往今来,大凡讲究品茗情趣的人,都注重品茶韵味,崇尚意境高雅,强调壶添品茗情趣,茶增壶艺价值,认为好茶好壶,犹似红花绿叶,相映生辉。对一个爱茶人来说,不仅要会选择好茶,还要会选配好茶具。本文由佳缘茶叶铁观音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因此,在历史上,有关因茶制宜选配茶具的记述是很多的。唐代陆羽通过对各地所产瓷器茶具的比较后认为:邢(今河北巨鹿、广宗以西,河南沙河以北地方)不如越(今浙江绍兴、萧山、浦江、上虞、余姚等地)。这是因为唐代人们喝的是饼茶,茶须烤炙研碎后,再经煎煮而成,这种茶的茶汤呈白红色,即淡红色。一旦茶汤倾入瓷茶具后,汤色就会因瓷色的不同而起变化。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今安徽寿县、六安、霍山、霍丘等地)瓷黄,茶色紫;洪州(今江西修水、锦江流域和南昌、丰城、进贤等地)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而越瓷为青色,倾入淡红色的茶汤,呈绿色。陆氏从茶叶欣赏的角度,提出了青则益茶,认为以青色越瓷茶具为上品。而唐代的皮日休和陆龟蒙则从茶具欣赏的角度提出了茶具以色泽如玉,又有画饰的为最佳。本文由佳缘茶叶铁观音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从宋代开始,饮茶习惯逐渐由煎煮改为点注,团茶研碎经点注后,茶汤色泽已近白色了。这样,唐时推崇的青色茶碗也就无法衬托出白的色泽。而此时作为饮茶的碗已改为盏,这样对盏色的要求也就起了变化:盏色贵黑青,认为黑釉茶盏才能反映出茶汤的色泽。宋代蔡襄在《茶录》中写道:茶色白,宜黑盏。建安(今福建建瓯所造者绀黑,纹如免毫,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蔡氏特别推崇绀黑的建安兔毫盏。本文由佳缘茶叶铁观音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明代,人们已由宋时的团茶改饮散茶。明代初期,饮用的芽茶,茶汤已由宋代的白色变为黄白色,这样对茶盏的要求当然不再是黑色了,而是时尚白色。对此,明代的屠隆就认为茶盏莹白如玉,可试茶色。明代张源的《茶录》中也写道:茶瓯以白磁为上,蓝者次之。明代中期以后,瓷器茶壶和紫砂茶具兴起,茶汤与茶具色泽不再有直接的对比与衬托关系。人们饮茶注意力转移到茶汤的韵味上来了,对茶叶色、香、味、形的要求,主要侧重在香和味。这样,人们对茶具特别是对壶的色泽,并不给予较多的注意,而是追求壶的雅趣。明代冯可宾在《茶录》中写道茶壶以小为贵,每客小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强调茶具选配得体,才能尝到真正的茶香味。  清代以后,茶具品种增多,形状多变,色彩多样,再配以诗、书、画、雕等艺术,从而把茶具制作推向新的高度。而多茶类的出现,又使人们对茶具的种类与色泽,质地与式样,以及茶具的轻重、厚薄、大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说,饮用花茶,为有利于香气的保持,可用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用。饮用大宗红茶和绿茶,注重茶的韵味,可选用有盖的壶、杯或碗泡茶;饮用乌龙茶则重在啜,宜用紫砂茶具泡茶;饮用红碎茶与工夫红茶,可用瓷壶或紫砂壶来泡茶,然后将茶汤倒入白瓷杯中饮用。如果是品饮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细嫩名茶,则用玻璃杯直接冲泡最为理想。至于其他细嫩名优绿茶,除选用玻璃杯冲泡外,也可选用白色瓷杯冲泡饮用。但不论冲泡何种细嫩名优绿茶,茶杯均宜小不宜大大则水量多,热量大,会将茶叶泡熟,使茶叶色泽失却绿翠,其次会使芽叶软化,不能在汤中林立,失去姿态;第三会使茶香减弱,甚至产生熟汤味。此外,冲泡红茶、绿茶、黄茶、白茶,使用盖碗,也是可取的。  在我国民间,还有老茶壶泡,嫩茶杯冲之说。这是因为较粗老的老叶,用壶冲泡,一则可保持热量,有利于茶叶中的水浸出物溶解于茶汤,提高茶汤中的可利用部分;二则较粗老茶叶缺乏观赏价值,用来敬客,不大雅观,这样,还可避免失礼之嫌。而细嫩的茶叶,用杯冲泡,一目了然,同时可收到物质享受和精神欣赏之美。  因地制宜: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饮茶习俗不同,故对茶具的要求也不一样。长江以北一带,大多喜爱选用有盖瓷杯冲泡花茶,以保持花香,或者用大瓷壶泡茶,尔后将茶汤倾入茶盅饮用。在长江三角洲沪杭宁和华北京津等地一些大中城市,人们爱好品细嫩名优茶,既要闻其香,啜其味,还要观其色,赏其形,因此,特别喜欢用玻璃杯或白瓷杯泡茶。在江、浙一带的许多地区,饮茶注重茶叶的滋味和香气,因此喜欢选用紫砂茶具泡茶,或用有盖瓷杯沏茶。福建及广东潮州、汕头一带,习惯于用小杯啜乌龙茶,故选用烹茶四宝──潮汕风炉、玉书碨、孟臣罐、若琛瓯泡茶,以鉴赏茶的韵味。潮汕风炉是一只缩小了的粗陶炭炉,专作加热之用;玉书碨是一把缩小了的瓦陶壶,高柄长嘴,架在风炉之上,专作烧水之用;孟臣罐是一把比普通茶壶小一些的紫砂壶,专作泡茶之用;若琛瓯是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的2~4只小茶杯,每只只能容纳4毫升茶汤,专供饮茶之用。小杯啜乌龙,与其说是解渴,还不如说是闻香玩味。这种茶具往往又被看作是一种艺术品。四川人饮茶特别钟情盖茶碗,喝茶时,左手托茶托,不会烫手,右手拿茶碗盖,用以拨去浮在汤面的茶叶。加上盖,能够保香,去掉盖,又可观姿察色。选用这种茶具饮茶,颇有清代遗风。至于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至今多习惯于用碗喝茶,古风犹存。

世界上最小的紫砂茶壶最新亮相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紫砂壶茶具 | 评论:0人 | 浏览:

  上最小的紫砂茶壶大家看过没有呢?今天茶侃网就给大家一起来见识下。

世界上最小的紫砂茶壶亮相:在2014年5月7日,台湾著名的微雕家陈逢显亮出他最新的作品世界上最小的紫砂壶!只见这个小小紫砂壶比人的指甲还要小很多,稍有不慎,即可弄不见。据悉为了研制这只小小的紫砂壶,加上紫砂的材质比较脆,已经研究了好几年,当中失败多次!如今终于研制成功,虽其体积小,但做工还是相当精湛,令人惊叹。而除了制作出这个小小的紫砂壶外,陈逢显还相继研制出世界最小的黄金壶和世界最小的翡翠壶。

关于漆器茶具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紫砂壶茶具 | 评论:0人 | 浏览:

  ��种类繁多,陶瓷茶具,玻璃茶具……说到茶具,不得不提历史悠久的漆器茶具。漆器茶具的制作是采割天然漆树液汁进行炼制,掺进所需色料,制成绚丽夺目的器件,这是我国先人的创造发明之一。?漆器茶具之起源?我国的漆器起源久远,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中,就有可用来作为饮器的木胎漆碗。特别自秦汉以后,有关漆器的文字记载不多,存世之物更属难觅,这种局面,直到清代开始,才出现转机,由福建福州制作的脱胎漆器茶具日益引起了时人的注目。

上海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壶展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紫砂壶茶具 | 评论:0人 | 浏览:

  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的古董,前段时间上海又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壶展,一起看下。

前段时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壶展演月活动,在南京西路上的上海工艺美术品服务部有限公司工美珍宝馆四楼举行,200余件精品实力派紫砂壶力作给沪上刮起陶都旋风。值得一提的是,紫砂艺术大师何道洪的得意女弟子蒋春音女士和已故花货宗师蒋蓉传人蒋艺华的最新龙年代表新品,也将闪亮登陆此次非遗紫砂壶展演月,给活动增添亮色。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关于工夫茶具的配套的知识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紫砂壶茶具 | 评论:0人 | 浏览:

  茶杯。茶杯以若深制者为佳,白地蓝花,底平口阔,杯背书“若深珍藏”四字。此外,还有精美小杯,直径不足一寸,质薄如纸,色洁如玉,称“白玉杯”。不薄不能起香,不洁不能衬色。目前流行的白玉杯为枫溪产,质地极佳。四季用杯,各有色别:春宜“牛目杯”

,夏宜“栗子杯”,秋宜“荷叶杯”,冬宜“仰钟杯”。杯亦宜小宜浅;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茶洗。茶洗形若大碗,深浅色样各别。烹茶之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贮浸冲罐,一以储存茶渣及杯盘弃水。茶盘。茶盘宜宽宜平。宽则可容四杯,有圆如满月者,有方如棋枰者;盘底欲平,边缘欲浅,则杯立平稳,取饮方便。

七步骤保养紫砂壶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紫砂壶茶具 | 评论:0人 | 浏览:

  保养紫砂壶是不少紫砂收藏者需要学习的一课。紫砂壶具有自我的特性,与其他茶具有差别,小编在此教您用七步骤保养紫砂壶。??正确的养壶方法:?(一)泡茶之前先冲淋热水,泡茶之前,宜先用热水冲淋茶壶内外,可兼具去霉、消毒与暖壶三种功效。?(二)趁热擦拭壶身泡茶时,因水温极高,茶壶本身的毛细孔会略微扩张,水气会呈现在茶壶表面。此时,可用一条干净的细棉巾,分别在倒出茶汤后的间隙,分几次把整个壶身拭遍,这样即可利用热水的温度,使壶身变得更加亮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