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喝茶和参观茶具文物馆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紫砂壶茶具 | 评论:0人 | 浏览:

  3E漩涡纹瓜形壶(清)

  茶说:人在草木中,能不舒坦吗?

  因此,不分南北,无论高低,中国人大多喜欢与茶为伴。游香港,内地人盯着维港夜景、海洋公园、中环闹市,却往往忽略了香港的茶。香港公园里的一座百年洋楼是香港茶具文物馆,现正在举办与中国茶有约展览,展览延续到明年4月,免费参观。如果这段时间您到香港,到这里喝一杯茶会有一番心得,就如古人所言: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来

  官邸变身展场换了人间

  香港茶具文物馆是花木环绕的一幢洋楼,像极了一家私人别墅,160多年前这里的确是一个气派的大宅门――英军总司令官邸,老香港叫它旗杆屋。上世纪80年代官邸改为茶具文物博物馆,展览中国茶具文物,是香港艺术馆的分馆。茶具文物馆共有2层展馆,分为6个展区。除了展览,馆里定期举办茶艺活动、陶艺示范及讲座,推广中国品茗文化及陶瓷艺术。

紫砂器的造形与式样(下)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紫砂壶茶具 | 评论:0人 | 浏览:

  造形要达到完美无缺,像壶盖、壶嘴、壶把、盆足等这些局部造形也不可忽视。这些附件造形如处理得当,能对造形产生锦上添花的作用;反之,处理不当就会使造形显得不协调。附件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补足器皿造形的功能和效用,它和整个造形的美观与使用要求都有直接密切的关系,这在我们从事造形创作的人,往往要进行反复的研究和推敲。要想搞好这些附件的造形,就必须先了解紫砂器皿造形传统上有哪些类型、特点。一.口盖1.嵌盖:又分平嵌盖和虚嵌盖2.压盖:又分单线压盖、双线压盖、单口压盖3.截盖:分半截盖、全截盖、嵌截盖二.嘴、把、钮1.嘴:这里一般指茶壶的嘴,常见的有一弯嘴、二弯嘴、三弯嘴、直嘴、鸭嘴。2.把:把有端把(执把)、横把(多用于茶器)、提梁。把的形式也千变万化,但都是根据造形本身来变化的。3.钮:钮的形式多样,概括起来大致有圆球形、桥梁形、牛鼻形、瓜柄形及各种动物形状等。嘴、把、钮与整体的连接方法有明接、暗接两种。三.口盖、底足1.口盖有秃口、线口、明大只、暗大只之分。2.底足有捺底(又称罗汉底)、加底(有截底、明底、暗底)、钉足(一般圆器三个,方器四个)。各种装饰线的运用在紫砂器皿造形上,往往运用各种线条装饰来增加造形的美,产生过渡、缓冲、掩盖、接缝等作用。用来装饰紫砂器皿造形的线条有十五种。1.皮带线:适用于花盆与壶身的中间及口部、足部,这种线主要的装饰作用在它硬中带软,线条清晰,爽朗、宽而扁。2.子母线:又称圆凸线,运用最多的如盖板线、口线、足线、腰线、肩圆线等都可使用。它要求凸出力劲,断面成半圆形,线足要清晰。3.凹线:即

香港举办“博士造壶:香港陶瓷茶具创作19862010”展览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紫砂壶茶具 | 评论:0人 | 浏览:

  广茶具文化,推动茶具创作动力,香港茶具文物馆6月21号起直至明年2月13日推出名为;博士造壶:香港陶瓷茶具创作1986-2010展览,此次展览特别冲历届;陶瓷茶具创作比赛的入围作品中,挑选了其中64件作品展出。这次展览可作为过往20多年;陶瓷茶具创作比赛的一个小结,除为香港陶瓷界提供一次观摩切磋的机会,亦与历届的参赛者和爱好陶瓷艺术的市民一同回顾香港历年陶瓷茶具创作的演变,以及分享陶艺家努力的成果。此外,展览亦会展出2003年举办的;鸳鸯──咖啡与茶具展其中18件作品,包括有咖啡器皿、茶具及陶瓷雕塑艺术作品,造型多变,各具姿采。

紫砂名门之秀――陈亚萍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紫砂壶茶具 | 评论:0人 | 浏览:

  陈亚萍生于紫砂陶艺世家。其母亲李碧芳是著名的艺德双优的资深陶艺家。李碧芳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中,以科学的态度和勤奋的精神在紫砂苑里默默耕耘。她曾设计和创作过无数高品位的紫砂艺术精品,她以自己良好的艺品和艺德为紫砂艺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她的作品在海内外有很高的声誉,并有多件精品分别被中南海紫光阁、香港文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多家馆院收藏陈设。她精湛的壶艺和高尚的艺德,为我国紫砂艺术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陈亚萍自幼跟随母亲学习紫砂壶艺。由于母亲的从严施教,她在青少年时期就接受了极其严格的基础训练。1979年,刚刚高中毕业的她就踏上了紫砂艺术的创作之路。在母亲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很快就成为制壶的行家里手。在制壶实践中,她时刻牢记母亲;做壶先作人,作好人,做好壶的教诲。不断总结先辈和他人的壶艺经验,博采众长,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技艺日趋精湛。1997年,她与母亲李碧芳共同创办;芳名苑工作室,专业从事中高档紫砂名壶的设计、创作和研究。十多年来的刻苦钻研和创作实践,使她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而且具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并将母亲碧芳的壶艺风格不断发扬光大。  陈亚萍的壶艺作品造型优雅大方,施艺严谨,凝聚着秀雅浑成的气质。线条挺拔、流畅,壶体骨肉亭匀,光润和谐,神韵兼备,透露出真与美的气息。她设计和创作的《祝寿壶》,以竹和桃为创作题材,壶身圆润丰满,壶嘴、壶把饰成竹节枝茎,壶把下饰有竹叶,清丽多姿舒展自如,节间萌出新芽,清朗高洁,盖钮捏塑成桃梁及桃叶,形象逼真细腻,丰实清秀,情趣盎然。该壶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铜奖。《金鱼戏水》茶具,荣获杭州西湖博览会优秀奖。与母亲李碧芳合作创作的《天柱壶》被选拔参加首届北京;百人百壶大展。在展出期间,该壶以新奇的创意、优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受到了北京各界参观者的高度评价。  陈亚萍的壶艺技法严谨,并在实践中不断升华,她尤其擅长用抽象概括的手法来表达紫砂器丰富的层次和质感,从而使作品充满艺术魅力。她的作品曾在国内外多家书刊和杂志上发表,并有多家电台、电视台作过专题报道。

香港举办“博士造壶:香港陶瓷茶具创作1986-2010”展览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紫砂壶茶具 | 评论:0人 | 浏览:

  广茶具文化,推动茶具创作动力,香港茶具文物馆6月21号起直至明年2月13日推出名为博士造壶:香港陶瓷茶具创作1986-2010展览,此次展览特别冲历届陶瓷茶具创作比赛的入围作品中,挑选了其中64件作品展出。

这次展览可作为过往20多年陶瓷茶具创作比赛的一个小结,除为香港陶瓷界提供一次观摩切磋的机会,亦与历届的参赛者和爱好陶瓷艺术的市民一同回顾香港历年陶瓷茶具创作的演变,以及分享陶艺家努力的成果。此外,展览亦会展出2003年举办的鸳鸯──咖啡与茶具展其中18件作品,包括有咖啡器皿、茶具及陶瓷雕塑艺术作品,造型多变,各具姿采。

紫砂历代师承情况

作者: 安溪铁观音茶叶网 | 分类: 紫砂壶茶具 | 评论:0人 | 浏览:

  1历史上师承情况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紫砂艺人,当推供春。供春是吴颐山的家僮,他从艺之初,是陪主人在金沙寺读书时,;窃仿老僧心匠,走上创作之路的。他的老师当是;久而逸其名的金沙寺僧。时大彬是明代划时代的巨匠,他的徒弟众多:李仲芳,为时大彬第一高足,世传时大彬壶,亦有仲芳之作而署大彬款的。徐友泉,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陈俊卿,沈君用。其后因缺少文字记述,难作推断。清代名手黄玉麟师从上袁人邵湘甫。程寿珍则学艺于邵友廷。二、民国时期1931年(民国二十年);江苏省公立宜兴职业学校成立,内设;陶工科,次年改名为;窑业科。1933年,窑业科与宜兴职业学校脱离,单独建校,称;江苏省宜兴初级陶瓷职业学校,招收高小文化以上的学生,校址在今蜀山北厂,并借用陶器工厂作为学校的学习工场。首任校长为日本东京帝国工业大学毕业的王世杰。吴云根、朱可心等人曾受聘担任教师兼实验工场技师,从此改变了一师一徒的传授方法,而是多师多徒的群体授课。1921年;利用陶业公司成立;陶工传习所。俞国良、邵云儒担任老师。学员中杰出者有:冯桂林、储良、陈汉西等。汪森义传汪宝根、朱可心、吴云根。江左臣传裴石民、金阿寿传王寅春。三、1949年以后1954年蜀山工场紫砂生产组成立,将流散在各地的紫砂从业人员组织起来,其中有陶刻艺人任淦廷,制坯艺人朱可心、顾景舟、王寅春、裴石民、吴云根、蒋蓉等59人。1955年:朱可心收徒:潘春芳、鲍新元、史志鹏、李琴仙、李碧芳、倪顺生、曹婉芬、吴庆安。顾景舟收徒:李昌鸿、高海庚、沈巨华、单淑芳、鲍秀云。吴云根收徒:高永津、史济华、许旋、朱凤英。王寅春收徒:许承权、王小龙、李天行、李元如。1956年:王寅春收徒:高洪英、陈小庚、葛岳彬、江宏大、吉德宝、鲍赛芬、方立品。吴云根收徒:史玉琴、何听初、许慈媛、范洪泉、王月仙、谢乐仙、吴欣南。郁洪庚收徒;徐茂棠、鲍启君。任淦庭收徒:徐秀棠、咸仲英、冯希雅、邵新和、王品荣、张赫棠、朱蓉娟。1958年~1959年:朱可心收徒:汪寅仙、范洪泉、谢曼伦。顾景舟收徒:高海庚、李昌鸿、沈蘧华、周桂珍。王寅春收徒:何道洪、高洪英。吴云根收徒:吕尧臣、许慈媛。陈福渊收徒:潘持平、周尊严、顾绍培。